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凯尊实业有限公司联系电话 > 新闻动态 > 五角大楼曾披露:中国多弹头导弹部署规模或已领先美国!

五角大楼曾披露:中国多弹头导弹部署规模或已领先美国!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美国五角大楼的惊人论断如同投入核战略领域的重磅炸弹:中国洲际导弹搭载的核弹头数量,似乎已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悄然“超越”美国部署的洲际导弹弹头。这则消息经《防务新闻》援引战略司令部之口传出,瞬间在全球军事界与媒体激起巨大波澜。

华盛顿方面为何急于抛出这一说法?其构建这套叙事的逻辑何在?

美国“剧本”:数字游戏还是精准计算?

美国方面构建这一叙事,核心论据似乎直指特定型号导弹的性能。例如,美国专家杰弗里·刘易斯便基于公开信息分析,尽管中国洲际导弹总数和发射装置(美方某些报告称约300套)少于美国(如“民兵-3”约400枚,发射装置450部),但关键在于弹头携带方式。

美军现役的“民兵-3”多为单弹头,而中国的新型洲际导弹,如“东风-41”,则具备搭载多枚分导式核弹头(MIRV)的能力。

由此推论,即使导弹数量处于下风,中国凭借多弹头技术,实际部署的核弹头也可能超过400枚,甚至超越美军部署的洲际导弹核弹头。美国战略司令部提交国会的机密报告,据说也提及“在洲际导弹计划的某些方面,美国可能不再享有对中国的优势”,并触发了《国防授权法案》中关于中国洲际导弹储备达到特定条件的上报条款。

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中国核力量增长的猜测。

可是,这样的算法真的站得住脚吗?中国航天专家黄志澄便直指其逻辑瑕疵。他认为,仅凭“东风-41”可携带多弹头就断言中国核弹头总数超越美国,显然是一种选择性的比较。这种算法刻意忽略了双方核武库的整体规模与历史积淀。

美国自身便拥有庞大的核武库,2021年数据称其部署了1389枚核弹头,到了2022年6月,更有权威美媒报道其核弹头总数超过5400枚。

即使是美国国防部自己对中国核力量的预测,也认为中国到2035年可能拥有1500枚核弹头,这一数字与美国现有的庞大基数相比,仍有显著差距。若仅仅比较陆基洲际导弹的弹头,而对海基、空基乃至战术核武器视而不见,本身就是一种精心设计的“聚焦”。

美国媒体在报道本国核弹头数量时,时而报高,时而报低,这种摇摆不定的数据披露,也让其结论的客观性打了折扣。

中国在洲际导弹研发上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。回望历史,当美苏在冷战期间早已将洲际导弹作为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,并于1957年完成试射、大量列装时,新中国尚在百废待兴。

直到上世纪60年代,中国才艰难起步。1980年5月,“东风-5”型洲际导弹成功试射,以20倍音速飞行半小时,精准抵达8000余公里外的南太平洋预定海域,堪称里程碑。

谁知在打捞数据舱时,竟遭遇美、日、澳、新四国舰队“意外”迫近,险些造成数据泄露,最终算是有惊无险。自此,中国洲际导弹发展步入快车道。

然而,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,并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。

喧嚣背后:华盛顿的“中国牌”打的什么算盘?

美国方面为何如此热衷于渲染中国洲际导弹核弹头的所谓“超越”呢?其背后动机颇为复杂。一个显著的指向便是“中国威胁论”的持续构建。通过强调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增长,尤其是在战略武器层面捕风捉影地制造“赶超”印象,美国意图在国际社会将中国塑造为“不稳定因素”,借此团结盟友,遏制中国的发展空间。

这套说辞,与其在贸易、科技等领域对华施压的逻辑可谓一脉相承。它不仅服务于国内政治需要,也试图在全球范围内营造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与排斥情绪,从而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和全球影响力。

五角大楼自然也乐见其成,通过发布此类报告,不断强调外部挑战的严峻性,以此争取国会更多的国防预算拨款,维持其全球军事霸权。

例如,其在不同年份的报告中,对中国洲际导弹数量的估计便逐年攀升,从2022年声称的超过400枚,到2023年提及的超过500枚,甚至宣称中国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数量已超过美国,数字游戏玩得不亦乐乎。

不止洲际导弹,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展也成为美国关注和“炒作”的焦点。五角大楼曾煞有介事地指出中国海军舰艇和潜艇总数达到370艘,超过美国的290艘,并对中国歼-20战斗机的大量生产表示“关切”。这些片面或夸大的数据,无不服务于同一个大战略目标。

美国向来将武器视为达成其地缘政治目的的工具,从二战末期对日本使用原子弹,到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,再到如今的战略调整,其核心逻辑从未改变。相较之下,中国发展军力,包括核力量,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,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,而非谋求地区或全球霸权。

不止导弹:棋盘上的多重博弈与底线

在台湾问题上,美国的干涉也从未停止。从朝鲜战争后与台湾方面签订所谓“共同防御条约”,到如今持续对台军售和提升政治互动层级,美国试图以此牵制中国大陆,迟滞中国统一的进程。

其深层逻辑在于,担忧一个统一且更为强大的中国会挑战其主导的国际秩序。因此,夸大中国军事威胁,也为美国介入区域事务提供了一种自认为的“道义”支撑。

对于美方的种种操作,中国外交部在五角大楼发布相关报告后,也予以了严厉驳斥,揭示其操弄话术、制造对抗的真实面目。这场围绕洲际导弹核弹头数量的争论,远非简单的数字比较,它折射出的是大国间复杂的战略互动和认知博弈。

一方的“高声喧哗”与另一方的“战略清晰”,共同构成了当前国际关系中耐人寻味的一幕。世界在变,力量对比在调整,但如何避免因误判和刻意引导而滑向不必要的对抗,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克制。历史的指针将如何摆动,仍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


Powered by 凯尊实业有限公司联系电话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